17元一杯的“爷爷不泡茶”去冰奶茶到手竟只有半杯,“一杯饮料半杯冰”已成常态?
温馨提示:本文约1165字,烧脑时间5分钟,筷玩思维记者陈啸发于北京。
近日,据黑猫投诉显示 ,一网友在爷爷不泡茶花17元买奶茶,没拆封竟只有半杯,杯子包装的上半部分是不透明的图案,刚好遮挡了空杯的部分。不少网友也反映爷爷不泡茶缺斤少两,用手电筒照亮不透明包装,发现空杯近三分之一。
据该网友发布的视频,她买的饮品是爷爷不泡茶的“初恋玫瑰青提”,杯子上半身为不透明的包装。她将未开封的奶茶上下翻转,发现只有半杯,“我要不是拎着感觉这么轻,都不会倒过来看看”。
“爷爷不泡茶”近年来以“低门槛加盟”策略快速扩张,然而,高速扩张背后隐患频现。此前,该品牌曾因“六周年限定保温杯”生锈问题被投诉。黑猫投诉数据显示,爷爷不泡茶的相关投诉多达百余条,投诉内容涵盖食品安全、价格欺诈、服务态度差等多方面情况。
在这次“半杯”事件中,爷爷不泡茶的杯子被认为设计有问题,杯身上半部分不透明,刻意掩盖缩水事实,以此误导消费者。
其实,关于饮品内冰块添加的问题一直是消费者议论的焦点,尤其在夏日,“一杯饮料半杯冰”已经成为常态,真正的饮料往往喝两口就见底。当一杯饮品有一半甚至三分之二的容量都是冰块,还无法去冰,消费者的不满情有可原。
此前曾有网友发视频称,在瑞幸咖啡买的两杯拿铁,三分之二全是冰块,喝两三口就没了。
据媒体走访多家茶饮、餐饮门店发现,用“精修图”揽客现象屡见不鲜,部分“照骗”商家不但货不对板,还存在偷工减料的情况。
也有消费者试过维权,却被“太极拳”堵了回来。“你向商家提出质疑,人家来一句‘以实物为准’,就让你彻底没了脾气”。
根据《广告法》,广告必须真实、合法,不得用虚假或引人误解的内容来欺骗、误导消费者。如果咖啡、茶饮商家通过精美海报展示大量果肉、诱人奶油顶等,但实际产品与之相差甚远,这就属于典型的虚假宣传。一旦查实,商家将面临严厉处罚。
延伸阅读:
2025版筷玩思维内容营销(广告投放)执行报价已于1月1日正式施行,有广告投放和内容营销需求的客户可与宋女士(微信:kwthink2016)具体洽谈和沟通,期待与您携手共赢。
筷玩思维除了继续巩固比较优势非常明显的线上业务外,2025年继续全面发力线下,十二场以“刷新·重新认知餐饮”为主题的连锁餐企转型升级的干货盛宴正蓄势待发,相关赞助合作事宜全面约谈中。
此外,单场人数规模在80人左右的偏深度沟通性质的沙龙2025年更是规划有百余场。
上海、北京、成都、杭州、武汉、广州、南京、重庆、合肥、南昌、青岛、天津、无锡、福州、济南、哈尔滨、宁波、长沙、大连、西安、深圳、厦门、海口、兰州、苏州、郑州、南宁、昆明、香港、澳门、台湾......筷玩思维无死角覆盖中国版图主力热点餐饮聚集区。盟友军团正在陆续集结中...上战场、打胜仗,还得靠盟友。
文章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