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禾0”酱油中检测出“镉”,陷争议的千禾味业正面临增长失速的现实


温馨提示:本文约1276字,烧脑时间5分钟,筷玩思维记者王颖丽发于北京。

近日,“千禾0”酱油中检测出“镉”引发舆论关注。据《消费者报道》消息,今年3月,该杂志向第三方权威检测机构送检了包括千禾(603027.SH)等多家知名品牌在内的13款宣称零添加的酱油。检测结果显示,在送检的13款宣称零添加的酱油中,有12款检出镉,有7款检出总砷。其中,千禾御藏本酿380天酱油被检测出0.0110mg/kg的有毒元素“镉”。

对此,千禾味业3月21日在官方微博解释称,千禾御藏本酿380天酱油的配料为水、非转基因黄豆、小麦、食用盐,未外源添加任何食品添加剂和其它化学剂。“镉”存在于水、土壤、各类农产品中,酱油产品检出的微量“镉”来源于原料。公司使用的原材料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此前,有媒体认为,把千禾推上舆论风口浪尖是缘于客服的回应,针对“千禾0”是不是0添加的提问,客服曾表示“千禾0”只是旗下中高端产品的注册商标。也有消费者在网上表示,虽然千禾0镉含量符合检测国标,但不等同于证明符合零添加标准,“反正不会再买了”。

据筷玩思维了解,目前我国对“零添加”尚无统一定义,不同品牌对“零添加”的界定也不同。

知名测评博主“老爸测评”认为,正常自然发酵的酱油配料表里只有水、大豆、小麦、食用盐。若出现其它成分,则不符合“0添加”标准‌。

曾因“零添加”概念逆袭的千禾正面临增长失速的现实。2023年,公司营收32.07亿元,净利润5.3亿元,创历史新高,但2024年急转直下,去年前三季度营收22.88亿元,净利润3.52亿元,为五年来首次双降,酱油、食醋两大主业双双下滑。

西南证券研报指出,“零添加市场渗透率已超30%,行业进入红海竞争,千禾的渠道扩张与品类延伸(如复合调味料)未能对冲主业压力”。

千禾的困境折射出调味品行业的深层变革。一方面,消费者对“零添加”的认知趋于理性;另一方面,头部企业加速布局,海天推出“0金标生抽”,李锦记升级“薄盐生抽”,行业从概念竞争转向技术壁垒比拼。

中国调味品协会经销商分会副秘书长/上海至汇营销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戟指出,千禾味业业绩下滑的根源在于“零添加”红利的消退和海天味业的强势阻击。过去15年,千禾味业是“零添加”酱油红利的最大受益者,尤其在2022年的“食品添加剂双标”事件中达到了高峰。然而,随着整个调味品行业都在全面转向“零添加”的趋势,千禾味业“零添加”带来的市场优势逐渐减弱、边际效应递减,这就影响了千禾味业的增长空间。

千禾味业此次陷入信任危机背后有着深层次的原因。首先,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和要求越来越高,任何食品安全问题都可能被放大、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其次,千禾味业在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中,过度依赖“零添加”这一概念,而忽视了消费者对这一概念的多样化理解和可能产生的误解。

此外,企业在面对质疑时的沟通和应对能力也存在不足,未能及时、有效地消除消费者的疑虑,反而加剧了舆论的发酵。

截至筷玩思维记者发稿,千禾味业股价为11.56元,换手率为2.57%,市盈(TTM)为24.01,总市值为118.81亿元。

延伸阅读:

全面转型餐饮产业服务集团,『伴伴×筷玩思维』发布全业务体系

2025版筷玩思维内容营销(广告投放)执行报价已于1月1日正式施行,有广告投放和内容营销需求的客户可与宋女士(微信:kwthink2016)具体洽谈和沟通,期待与您携手共赢。

筷玩思维除了继续巩固比较优势非常明显的线上业务外,2025年继续全面发力线下,十二场以“刷新·重新认知餐饮”为主题的连锁餐企转型升级的干货盛宴正蓄势待发,相关赞助合作事宜全面约谈中。

此外,单场人数规模在80人左右的偏深度沟通性质的沙龙2025年更是规划有百余场。

上海、北京、成都、杭州、武汉、广州、南京、重庆、合肥、南昌、青岛、天津、无锡、福州、济南、哈尔滨、宁波、长沙、大连、西安、深圳、厦门、海口、兰州、苏州、郑州、南宁、昆明、香港、澳门、台湾......筷玩思维无死角覆盖中国版图主力热点餐饮聚集区。盟友军团正在陆续集结中...上战场、打胜仗,还得靠盟友。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