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芝多半数门店关闭!老牌面包店相继“消失” ,到底差在哪?


1999年来沪、至今已有二十多年历史的知名面包店宜芝多最近正深陷关店潮。

今年8月份以来,上海地铁站里以及大街小巷街边的宜芝多门店已经悄然消失了一半,关店数量高达70多家。

实际上,不仅仅是宜芝多,上海人记忆中的那些老牌面包店,其中不少都遭遇了“滑铁卢”。除了疫情原因,这些老品牌到底“差”在哪里?

疫情对宜芝多营收打击惨重

巨峰路、大柏树、常熟路......,8月以来,已在上海运营21年的台资烘焙品牌宜芝多开在地铁站里的门店消失了一半。

先来看看这家上海人所熟悉的面包店的发展史。

1999年,台湾烘焙师出身的蔡秉融在上海创立了“宜芝多”品牌。第一家门店开设于美罗城的地下一层。那个时候正是上海台资烘焙企业的黄金年代,同时期的知名品牌还有“克莉丝汀”、“85度C”等等。此后的10年里,宜芝多进驻上海各大商圈。

2016年,宜芝多与上海申通地铁集团签订名为“百店计划”战略合作协议,加速了宜芝多在上海地区门店的拓展。

此后,在最高峰时,宜芝多的地铁门店数达105家,其75%的营收都来自于设立在地铁站的门店。甚至有人说,在上海,只要能换乘的地铁站几乎都有宜芝多的店铺。

而迅速的扩张,也为宜芝多今日的落败埋下了伏笔。

今年,受疫情影响,宜芝多经营压力骤增,自8月以来的1个半月内,在上海地区关店了70余家,门店数仅剩疫情发生前的一半。

对此,宜芝多创始人、总经理蔡秉融坦言:

疫情对宜芝多营收打击惨重,尤其是疫情最为严重的2至4月,地铁人流量惨淡,基本没有营收。

5月逐步复工以来,地铁人流已恢复到原先的七成,但消费力仍因“人们都戴口罩,匆匆忙忙过门不入”而不振。

疫情爆发后,伴随着市民出门意愿降低,地铁人流量锐减。

尤其在今年2月,上海地铁客流从春节前的每日上千万骤降到每日90万人次,而在平日里,上海地铁每天的客流量都在1000万以上。

也就是说,疫情最严重的2月,地铁客流降至正常情况的10%都不到。

人烟稀少,外加不得不出门的那些人也戴上口罩匆匆而过,尽量减少在户外逗留的时间,使得开设在地铁站内的面包店生意骤然降至冰点。

尽管5月逐步复工以来,地铁人流已恢复到原先的七成,但门店的销售情况依然不能和疫情前相比。

在不少关闭的门店上,宜芝多在关停通知上将观点原因写为“地铁店合同到期”,而事实上,真实原因则在于因疫情导致收入锐减造成的资金链紧张。

实际上,不仅仅是宜芝多,上海人记忆中的那些老牌面包店,其中不少都遭遇了“滑铁卢”。

老字号烘焙门店遭遇“滑铁卢”

1)、马哥孛罗门店悉数关闭  

今年8月17日,新华路上最后一家马哥孛罗停止营业。

在鼎盛时期,南京路、淮海路、静安寺、徐家汇等热闹商圈都能看到马哥孛罗的分店,在很多商厦也能见到其专柜。

那时候,买个马哥孛罗面包也是小资的标志。

这家开业于1994年的面包连锁店伴随着整个一代人的青涩年华,而如今却成为了他们心中的记忆。

此后,随着各类网红面包店的崛起,马哥孛罗慢慢淡出了大家视线,最后只剩新华路这家还在坚持,2017年还重新装修过。

而今年8月,上海最后一家马哥孛罗也偃旗息鼓,一代人的记忆彻底成为了回忆。

据申江服务导报消息,有网友透露,因为老板年事已高,但又没有可以接班的人,更不想把品牌交给别人,所以只能把店全关了,这个原因不禁让人唏嘘。

2)、克莉丝汀、可颂坊门店锐减    

昔日行业中最火爆的克里斯汀,在顶峰时门店数量多达近千家,几乎在大街小巷随处可见。而如今,克里斯汀的门店数量已经锐减到400多家,降幅超过了一半。

此外,主打法式甜点风格的可颂坊,在沪的店铺数量也在减少。

3)、新侨门店所剩无几

“老字号风味”新侨,在上海的门店数也已经所剩无几。

渐行渐远到底“差”在哪?

这些上海人记忆中的味道在如今面包店竞争激烈的魔都纷纷大规模关店,不免让人唏嘘!这些老牌的面包店,如今纷纷渐行渐远呢?

在大众点评查询“面包房”,发现仍有10852家之多,这表明上海市场容量依然很大。

虽说疫情的爆发对线下销售带了暂时性的压力,但近年来不少新潮面包店依然吸引着较大的客流。

业内专家认为,尽管老牌面包店逐渐式微的原因各不相同,但创新不够是它们的通病,面对新生代的消费群体已经成为市场主流,它们没有做出及时的变化。

如今,市场主力消费人群为90后、95后新生代消费群体。而年轻人更偏爱现烤现卖模式。

1)、为了追求新鲜度,他们更喜欢现烤现卖的经营模式

那些由食品加工厂的冷链车配送而来的面包,新鲜口味就要打个折扣。

不少新潮面包房以全透明的方式制作、烘烤面包,让消费者能够看到面包制作的全过程,也能买到热乎乎的新鲜出炉面包,其新鲜程度和口感都强于那些靠冷链物流统一配送的面包店。

而且,现烤面包店所散发的诱人的香味,也能作为一张活招牌,吸引路过的人群入内购买。

2)、年轻消费者对跨界的零售模式也越来越热衷

近年来,喜茶、奈雪的茶玩的是“茶饮+面包”,星巴克玩的是“咖啡+面包”,闹市区的这些复合餐饮场所每每要排队,就是一个例证;

另外,一些“网红”面包店在新品发布时,善用社交媒体制造话题,线上种草、线下拔草,这也是老牌面包店在营销方面所欠缺的……

那些老牌面包店,昔日的成功在于较早走上大规模连锁经营的道路,集约经营,快速开店,可以实现利润的最大化。

但这样的模式,却少了个性化以及创新的灵活性,面对新的竞争态势,就敌不过单店经营或者刚刚兴起,有一家两家规模的创新型企业了。

此外,近年来针对年轻人而兴起的社交元素,或许也是这些老派面包店所缺乏的。

这种主打社交概念的新潮店吸引了更多的年轻消费者,给纯粹主打早餐概念的老式面包店形成很大的压力。

3)、消费者喜欢现烤现卖除了因为新鲜度,“嗅觉经济”在营销当中不容忽视

宜芝多把门店开在地铁内,受场地限制只能售卖预包装面包,因此闻不到“浓浓的奶油味”、“淳朴的麦香味”。

而在那些新一代网红店,大多采用了现场烤制,没有香味,怎么能勾起消费者的食欲从而形成消费动机?

随着新潮面包店的兴起和老牌面包店的式微,你认为它们衰落的原因是什么呢?欢迎留下你的留言,一起来探讨。(本文转载自上观新闻、界面新闻)

延伸阅读:

餐饮产业服务,哪家最接地气?伴伴X筷玩思维!

2020版筷玩思维内容营销(广告投放)执行报价已于1月1日正式施行,有广告投放和内容营销需求的客户可与宋女士(微信:kwthink2016)具体洽谈和沟通,期待与您携手共赢。

筷玩思维除了继续巩固比较优势非常明显的线上业务外,2020年继续全面发力线下,十二场以“刷新·重新认知餐饮”为主题的连锁餐企转型升级的干货盛宴正蓄势待发,相关赞助合作事宜全面约谈中。

此外,单场人数规模在80人左右的偏深度沟通性质的沙龙2020年更是规划有百余场。

上海、北京、成都、杭州、武汉、广州、南京、重庆、合肥、南昌、青岛、天津、无锡、福州、济南、哈尔滨、宁波、长沙、大连、西安、深圳、厦门、海口、兰州、苏州、郑州、南宁、昆明、香港、澳门、台湾......筷玩思维无死角覆盖中国版图主力热点餐饮聚集区。盟友军团正在陆续集结中...上战场、打胜仗,还得靠盟友。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