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问黄太吉】黄太吉究竟是行业潮流的引领者,还是失败者的代名词?


宁做鸡头不做凤尾。在任何一个行业里,成为行业引领者,可以让企业占据最有利的市场地位。

大多数情况下,行业引领者是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才能靠实力占有的头衔,但也不乏少数情况,是一开始就在某个方面靠突破常规而获得。

无论哪种情况,想要始终是潮流前端都十分不易,如果没有持续发力的能力,轻则失去引领者地位,重则直接倒向败局。

黄太吉这个品牌的命运路线,恰巧就是这样的。

dai

“引领者”的表象和证据

一、煎饼果子引领的单品潮流

煎饼果子,一直以来都是街边小摊、流动小贩出品的食物,此前在市场上没有成熟的品牌,黄太吉选择这一品类,一开始就具备了相当的话题性。

选择消费者熟知的美食品类切入市场,并且通过品牌化手段,做到品类中的第一名,在这一点上,黄太吉成功了,如今消费者提起黄太吉能够第一时间想起来的就是煎饼果子。

黄太吉的出现,给餐饮界带来了许多新鲜的玩法。

1)、单品也可以做品牌。

在黄太吉之前,没有人能够想到一个小小的煎饼也能成就一个品牌。

wKgB4lM5PliAU2KFAAi8dtWaWqA43.m_rbook_comment.w475

2)、身在社交媒体时代,靠事件营销打造的参与体验拉动需求。

开奔驰送煎饼、奥巴马竞选期间黑米豆浆和巧克力豆浆半价销售,光棍节买一根油条送一根油条、煎饼侠、泰囧电影上映时推出主题套餐……

黄太吉的种种活动频率高,每个都可以细分到关注活动的那部分顾客,新鲜的创意,让顾客得到了美食以外的附加值,这种快乐和满足一旦大于煎饼本身,吃什么确实可以不再那么重要。

3)、创业公司低成本营销。

黄太吉采用微博等新媒体与用户进行互动,这种营销方式成本低、效果好。

4)、文化打造高调性。

利用自己的平台做真正兴趣所在的事,这是许多商界大佬们在做的,黄太吉第一次让世人看到,餐饮人也搞得来文化。

创始人赫畅经常组织一些沙龙性质的聚会,其行业之外的丰富经历和视野、雄辩的口才,特别是“世界的背面”有关外星人话题可以整整演讲6小时,都让黄太吉形成了独有的文化:吃煎饼、喝豆腐脑、思考人生,思考世界,拔高品牌调性。

随后几年时间,出现了很多主打单品逻辑、小而美且性格鲜明的餐饮品牌,黄太吉的确是引领了餐饮业界潮流。

二、从生产端切入外卖平台,有引领者之势

黄太吉最新一次转型,准确看到现有外卖平台的缺口,逻辑上的确有突破点。

1)、三大外卖平台解决餐厅产能不足的问题,黄太吉的模式则计划利用工厂店来提升餐厅的产能;

2)、三大外卖平台是餐厅型外卖平台,黄太吉是产品型外卖;

3)、三大外卖平台类似于淘宝型平台,黄太吉类似于京东型平台,相比较黄太吉模式效率更高,更能解决消费者对外卖快餐“快捷”的需求。

因此,此模式一出,再次助黄太吉获得2.5亿的融资。

但是逻辑领先不代表可以胜出。在百度外卖、美团外卖、饿了么三大外卖平台掌握了关键性的资源“流量”的情况下,小平台早已经倒下一批。

当初,三大外卖平台之间烧钱争夺流量的战争历历在目,黄太吉外卖想要从其手中分流,一不占先机,二没有足够的资金来支撑,基本上不可能实现。

fb4d111be6c9b832b5806ccc9d2e7db1

事实上,三大外卖平台没有介入生产环节,也是考虑到这一环节实在是太沉重了。

做一个大胆推测,如果黄太吉是一个有着多年餐饮经验和根基的公司,同时又在三年前开始做外卖平台,或许这个模式更有可能成功?但生意没有假设,这个模式可能形成的引领地位,很容易被现实推翻。

“失败者”的现实和预示

黄太吉两度转型所折射的败局,业界基本已经形成定论。

1)、黄太吉单品牌店时期,品类选择受限大,成本高,低润低。

煎饼果子无法作为正餐,核心单品的消费需求和频次受限。门店多数位于CBD,房租成本不低,在高成本、低客流量的情况下,黄太吉的煎饼虽然卖得不便宜,但盈利空间实际并不高。

黄太吉传统门店是属于人力密集型,食用的及时性要求高,煎饼果子主要还是依靠人力一张一张的现吃现摊,出品数量有限。

a3

据了解,黄太吉门店的后厨人员大概在5到8人左右,这个人员配备基本赶上鼎泰丰(台湾著名小笼包专卖店)的后厨配备,但是其客单价和客流量远没有鼎泰丰高。

口味问题在后期影响显著。最开始,消费者选择黄太吉而非路边摊,是因为有品牌,一旦出了问题可以追责,不过满足了安全的需求以后,消费者就会考虑好吃的问题。

黄太吉在一段时间的喧嚣之后,终于回归平静,没有过硬的产品,营销概念进行刺激的效果减弱,之前排队的现象已经难以再现,有一些门店甚至有些冷清。

2)、多品牌店时期,终端消费者对其他品牌的认知度非常低,黄太吉团队对于多品牌、多业态运营模式把控能力有限。

餐饮有快餐和慢餐、工作餐和休闲餐、小吃和正餐之分,不同的餐饮业态有完全不同的运营逻辑。煎饼属于小吃类,而火锅、冒菜和炖菜都属于正餐,业态不同,经营管理模式有着根本区别。

黄太吉急于上马多品牌下的多业态,但并没有具备多业态经营管理的经验和能力。

而黄太吉在本身的品牌根基不深的情况下,就扩展新品牌,这是经典定位理论中最忌讳的。

181459412

黄太吉之前在消费者心中就是卖煎饼,但开始走多品牌路子之后,在消费者心中,黄太吉的品牌形象开始模糊。

另外,不具备雄厚的资金实力很难成功打造多品牌,大举扩张品牌和门店,资金回笼速度根本不能跟上开店的速度。

而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事可能是预示失败的前兆。

一、目标过高

创业公司面临的市场环境多变,的确需要不断创新,避免一成不变,中期目标的制定也往往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并不断调整。但关键一点,是需要合理规划,不能定得过高。

2013年黄太吉定下6个月内销售额要达到1亿、年销售额要做到100亿的目标,对于一个初创一年的餐饮品牌,无论多么有自信,这样的目标都经不起推敲。

而之后以多个新品牌占领白领用餐场景的目标,同样低估了市场竞争环境的复杂。

高举高打带来了关注度和资本市场的新融资,但难以完成目标带来的质疑和给公司带来的风险,也极具破坏力。

78f72402-b977-4ef5-9f61-bc22a5be3bda

二、创始人过于高调

创投圈里,创始人高调站台为产品和品牌背书,已经是常态,而在餐饮圈,能做到黄太吉赫畅这样程度的,至今没有几个。

所谓“枪打出头鸟”,在质疑的声音中,一部分的确是就事论事,而不可否认也有小部分就是“看不惯”,甚至出现无端“抹黑”,维护品牌心切的创始人必然花费心力反击,疲于应付。

创始人性格鲜明、行事高调也有积极作用,主要在团队打造方面。黄太吉的核心团队四年来十分稳定,和赫畅本人的号召力有很大关系。

但无奈于高调行为之后市场认可度不佳,让负面声音越来越大,创始人本人很可能会愈加急躁,迫切想得到市场和资本认可,而做出不够成熟的决策。

1-1506241431041C

三、大环境变化

微博曾是黄太吉营销的一大阵地,黄太吉成名之时,也正是新浪微博人气鼎盛之际。然而经过2012年的高峰之后,平台的人气回落,想低成本实现高效营销不再容易。

此外,消费者审美疲劳难避免。黄太吉虽然用环境、服务以及感情沟通等方式来弥补其口味上的缺陷,产品、包装、店堂设计、服务员形象方面也都十分用心,但市场在不断教育创业者,其他新品牌也在进步,即使无法超越,也不至于差很多。

而随着时间推移,消费者会产生审美疲劳,这都让品牌影响力的作用削弱。

而在当下,外卖平台的商业环境不利,更是直接制约了黄太吉新模式的运转。

1111

结语

种种原因,让黄太吉模式经历三变,前面两个阶段的确算不上成功,目前,黄太吉外卖的平台模式能否走得通,最终成败还有待时间检验。

但无论成与败,黄太吉的出现,都给餐饮界带来许多启发,而我们也可以从这个具有争议的品牌上,看到中国餐饮业在互联网时代发生的变革。

检视成败只是手段,我们最终都希望可以见证一个真正伟大的公司崛起,见证一个有中国传统特色、互联网特色并充满活力的快餐外卖品牌,能够一步步成长。

延伸阅读:

筷玩思维2016年年度旗舰选题《五问黄太吉》

声明:本文系筷玩思维独家原创稿件,筷玩思维(www.kwthink.cn)愿意和一切遵守转载规范的渠道合作,转载本文需添加如下版权内容:

【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筷玩思维”(ID:kwthink),作者王依。本文已获转载授权,版权归筷玩思维所有,如需转载本文,请联系原公众号“筷玩思维”】

持续不断为餐饮业贡献深度硬干货。筷玩思维于4月5日发布了全新品牌形象“伴伴”,由专注餐饮上中下游产业链的深度报道媒体向餐饮产业服务集团转变。各种形式合作请联系:苏先生 18518677068(同微信)。

60+

微信扫码打赏该作者 微信打赏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