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销商不赚钱、大规模离场,裁员5000+的蒙牛疮疤被彻底揭开
温馨提示:本文约868字,烧脑时间5分钟,筷玩思维记者赵娜发于北京。
日前,蒙牛披露的2024年财报将这家乳业巨头的疮疤彻底揭开,归属于公司股东的权益利润暴跌97.8%至1.045亿元,旗下子公司“贝拉米”的商誉亏损,所收购的“现代牧业”经营亏损,蒙牛2024年的商誉和资产减值接近50亿。
蒙牛的“雷”某种程度上是一次“自爆”。2024年10月,55岁的卢敏放下执掌八年的蒙牛权柄,老蒙牛人/原蒙牛高级副总裁及常温事业部负责人高飞接任总裁、执行董事。这次的业绩“大暴雷”,更像是权力更迭后的一次主动出清。
熟悉行业的人都知道,乳品行业正处在下行周期,现制茶饮挤占乳品消费的比例可能达到10%。此外,一些新兴渠道的自营品牌(如盒马、山姆、胖东来的牛奶)一定程度上也会挤占伊利、蒙牛的空间。外加宏观人口的持续降低,牛奶消费陷入低迷景象。
裁员是蒙牛从2024年便开始的大动作。在2024年底,《南方日报》便报道了蒙牛的裁员动作,“这两年都在调整人员,有出也有进”。蒙牛最新的财报印证了这个说法,据2024年业绩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12月31日,蒙牛在大陆、香港、东南亚和大洋洲合计聘用员工41000名,而这一数字在2023年底为46064人。
根据财报,蒙牛2024年的销售及经销费用、行政费用全部下降。销售及经销费用减少8.3%至230.926亿元,产品和品牌宣传及营销费用减少5.4%至71.148亿元,行政费用下降10.8%至42.29亿元。
乳品是典型的营销、渠道驱动品类,一旦蒙牛降低了在营销和渠道端的投入力度,能否保持业绩平稳要打上一个问号。
值得一提的是,串货现象也越来越多,蒙牛的流通渠道正陷入恶性循环。不止一位经销商在采访中向媒体诉苦,“进货价比拼多多售价贵”。经销商不赚钱、大规模离场,这是业界对蒙牛的普遍共识。
2025年,蒙牛的核心任务是“重回增长”,但想要实现并不容易。高飞在业绩电话会上表示,2024年是蒙牛“一体两翼”战略启动的元年,2025年将是深度实施的一年。“一体”是蒙牛核心的乳品业务,“两翼”一方指向功能性、保健产品,一方指向出海。
蒙牛的这对“两翼”翅膀能否飞起来?让我们拭目以待。
延伸阅读:
2025版筷玩思维内容营销(广告投放)执行报价已于1月1日正式施行,有广告投放和内容营销需求的客户可与宋女士(微信:kwthink2016)具体洽谈和沟通,期待与您携手共赢。
筷玩思维除了继续巩固比较优势非常明显的线上业务外,2025年继续全面发力线下,十二场以“刷新·重新认知餐饮”为主题的连锁餐企转型升级的干货盛宴正蓄势待发,相关赞助合作事宜全面约谈中。
此外,单场人数规模在80人左右的偏深度沟通性质的沙龙2025年更是规划有百余场。
上海、北京、成都、杭州、武汉、广州、南京、重庆、合肥、南昌、青岛、天津、无锡、福州、济南、哈尔滨、宁波、长沙、大连、西安、深圳、厦门、海口、兰州、苏州、郑州、南宁、昆明、香港、澳门、台湾......筷玩思维无死角覆盖中国版图主力热点餐饮聚集区。盟友军团正在陆续集结中...上战场、打胜仗,还得靠盟友。
文章评论(0)